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严正在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国际会议(RPG 2023,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上向媒体介绍了国际第三代N型电池的发展状况。欧美目前主要关注异质结(HJT)和钙钛矿电池等新兴技术,以及提高晶体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欧美拥有一些领先的HJT电池制造商,如瑞士的Meyer Burger、挪威的REC等。严正教授表示国内方兴未艾的异质结(HJT)钙钛矿叠层技术在欧美也拥有众多拥趸,以期望能通过叠层或串联的多结电池,弯道超车在发电效率及成本上接近甚至超过中国企业。
自2023年9月以来,欧盟委员会连续发布一系列能源效率刺激指令,最新指令要求到2030年欧盟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提高到现有存量的2倍。然而,当前欧美国家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较高,因此受本土制造规模、生产成本和生态链等限制,要在短时间内欧美估价想大规模实现光伏供应链本土化,唯一的出路便是选择更加高效成熟的光伏技术路线。为此,在2023年尾,新一代N型光伏电池技术又一次引爆了行业内外大众的关注。中国作为光伏产业的“梦之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这是其他国家难以在短时间内都建构起来的。尤其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管理上,尤为如此。
虽然,中国光伏企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的光伏企业,特别是异质结企业而言,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获得成本的最优化,则是摆在所有光伏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挑战。
夯实6S管理体系,全力进阶7S之路
Consolidate the 6S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ive to advance to the 7S path
▲图1 山东泉为基地航拍图
作为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领域优质的生产商及供应商——泉为科技对于异质结产品的质量控制始终是紧抓在手的“重中之重”。从工厂投建之始,泉为科技就一直遵循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为基准的6S工厂管理体系。工厂实行“明确操作流程、明确设备安全标识、明确现场规范、明确设备周期排查维护保养、明确工具的收纳到整理、操作指导的安全性等准则。”作为异质结的核心供应商,泉为科技始终理解作为光伏企业在产品质量控制上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为此,在产品质量控制全系统特别是重要位点,比如碎片率、良率等控制点上,泉为科技一直在进行精益化管理体系的迭代。
▲图2 工厂员工正在钻研方案
进阶:从6S到7S的精益化生产之路
Advanced: The Road to Lean Production from 6S to 7S
▲图3 山东泉为基地航拍图
基于之前在6S生产管理上的经验,泉为科技借鉴了当代日本企业的工厂管理模式,同时结合经济学要求,再一次尝试将生产管理提升到了维度——7S管理模式开启。泉为科技7S管理模式中,除了提升资源的剩余价值,对时间、空间发挥最大效率的物尽其用外,7S管理体系还围绕人、环境、规则、效益为核心的精益化生产模式进行了改进,其不仅实现了在工艺流程上的精益化,纳入了经济控制指标,并且实现了对周边环境的更好保护,及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更有效的资源管理。
▲图4 满载货物的卡车准备发往目的地
同时,7S的实施标准中,还要求生产管理做到:质量零缺陷(严格品控)、浪费零容忍(减少库存和浪费)、故障零出现(保证交货期)等。7S的良好实施将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拟合高效环保的先进理念。同时,作为上市公司,泉为科技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在ESG方面的要求,从6S到7S,泉为科技在最重要的基础生产单元精准发力,不断提升环境、人、安全等一系列的综合要求。而基层单元的多维进步,将为泉为科技在ESG方面的进步奠定稳健的基础。当下,山东泉为基地一期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组件项目已在量产中,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正逐步释放,大批量出货态势已快速展开!